马基雅弗利的理论将道德因素排除在外,即做到了国际政治“去道德化”。他的理论区分了“实然”与“应然”,强调正视现实的世界而不是理想中的世界。在他看来,统治者不能按照基督教教义和普通人的道德原则来行动,否则就是不负责任的,因为这样做不仅在现实中到处碰壁,而且会牺牲其公民的财产、自由甚至生命。

霍布斯的《利维坦》则是另一部西方政治学名著,这本书中所描述的“自然状态”概念对后世现实主义者提出的“国际无政府状态”这一基本假定深有启发。霍布斯认为,如果把人类看做生活在先于主权国家建立的某种“自然状态”之中,我们就能深刻地理解政治生活。“自然状态”是一种人类生存的无政府状态,其性质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即每个人的生命总是处于危险之中,没有人能够保障自己的生存与安全。摆脱“自然状态”的办法是人们缔结契约以建立、维护主权国家。主权国家具有绝对权威和保护人们远离内部无序及外部威胁的能力。在国家的保护下,人们获得了相对的安全与秩序,从而才可能有个人发展与国家繁荣。

众多主权国家建立之后,一种国家间的“自然状态”旋即产生。也就是说,通过建立国家所获得的个人安全、国内安全必然伴随着源于“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不安全。人们很难通过建立一个世界政府来维护国际安全,因为主权国家很难为了国际安全而同意放弃自己的主权与独立。

国家间的“自然状态”导致主权国家间不存在永恒的或有保证的和平。在霍布斯看来,各国可以通过缔结条约的方式来提供相互关系的法律基础。然而,国际法是由国家制定的,其只有在符合国家的安全、生存利益时才能得到恪守,反之就会被忽视。由此,与修昔底德、马基雅弗利一样,霍布斯认为,安全与生存对国家而言具有根本的重要性。

古典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和新古典现实主义

古典现实主义也常被称为传统现实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和美国学者汉斯·摩根索以及美国外交家乔治·凯南和亨利·基辛格等。传统现实主义者一般都是历史学家、法学家或外交官,在国际关系研究中通常使用人文、历史等传统主义方法。

1939年,卡尔出版了其成名著作《20年危机:1919—1939》一书。在该书中,卡尔对乌托邦主义的批评以及对政治与道德关系的讨论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被认为“为政治现实主义奠定了基础”。
卡尔首先批判了建立在“利益和谐论”基础上的乌托邦主义,即理想主义。一战结束后,不少学者和政治家希望通过建立国际联盟和依靠国际法来实现集体安全、避免世界大战的再次发生,但在实践中却遭遇了几乎彻底的失败。理想主义思想源于19世纪政治经济学中的自由放任主义,把国家间利益的天然和谐当做普遍适用的原则。在卡尔看来,这种思想对“是什么”与“应该是什么”未加区分,把国家利益与国际社会的普遍道德准则混为一谈,忽视了国际政治中国家间的现实利益冲突,如战后维持现状国家与不满现状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理想主义者侈谈利益和谐实际上反映了拥有既得利益并维持现状国家的要求。“利益和谐论”还忽视了国际政治中权力的作用。卡尔明确指出:“政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权力政治。……权力总是政治中最重要的成分。”
其次,在权力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上,卡尔既反对不考虑国际权力的道德观,也反对完全地“去道德化”。卡尔认为,权力与道德应该进行协调。他既批评了乌托邦主义者以空洞的道德来掩盖、维护既得利益的本质,也批评了“纯粹的”现实主义者赤裸裸地追求权力而无法建立国际社会的做法。

摩根索则是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在继承上述现实主义思想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欧洲丰富的外交实践经验,提出了系统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1948年,摩根索出版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经典著作《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一书。在该书中,摩根索提出了作为其理论核心的政治现实主义的六项原则(注:这六项原则依次是:政治关系是由人性中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政治家就是追求权力,权力界定利益;利益难有统一的判断标准;国家道德不同于个人,依环境而变;一国道德标准不等于普世标准;政治行为以政治标准判断。),简称“摩根索六原则”。在此基础上,摩根索集中研究了权力(或国家利益)与道德原则的关系,并结合外交实践阐述了与国际和平相关的各种重大理论问题。摩根索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如下(注:洪邮生:《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一种经久不衰的主流范式》,《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4期。):

第一,政治受到植根于人性的客观法则的支配。摩根索指出,人本质上是政治动物,他们生来就追求权力和享受权力的果实,这就是人类的“支配欲”。追求权力不仅为了获得相对利益,而且为了争取保护自己和不受别人政治支配的安全政治空间。这种安全政治空间最终来自独立的国家,离开国家无安全可言。

第二,“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权力政治观是摩根索现实主义理论的核心。摩根索认为,个人权力意志适用于国家追求权力的本质,当个人追求权力的本性扩大至国家时,其追求权力的倾向就会表现得更加突出,力量也会变得更大。从该意义上说,国际政治的动因就是对权力的追求,这在国家行为上表现出人类战争和外交活动两种方式。同时,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在一个主权国家争夺权力的世界里,生存是每个国家对外政策的最低目标和国家利益的核心,国家利益等于国家的生存,其包括“国家的领土、政治体制和文化的完整”。

第三,摩根索承认国际政治中道德因素的作用,但他同时认为道德制约与政治行为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一方面,主权国家在追求利益时所遵循的道德,不同于普通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所遵循的道德,就像马基雅弗利所指出的,政治伦理允许国家采取某些个人道德所不能容忍的行为;另一方面,抽象的普遍道德原则不适用于国家行为,“政治现实主义拒绝将特定国家的道德目标等同于支配一切的道德法则”,如果不加区别,某国就会以普遍道德之名来掩饰自己特定的目标和行为。

第四,国家权力是受制约的,除了受国际道德、舆论与国际法的制约外,摩根索详细分析了均势的作用及其局限。他认为,在一个无政府的、各国相互竞争的国际体系中,均势是制约权力最有效的方法,但均势的作用依赖于对它的国际共识。

第五,外交在维持和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摩根索认为,国际政治就是在外交或战争的基础上协调国家利益的过程:“国家利益概念预先假定,所有国家追求国家利益的行为既不会造就一个自然和谐与和平的世界,也不必然导致战争。恰恰相反,这个概念假定,通过外交活动不断调整相互冲突的利益,就可以把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威胁减少到最低限度。”传统外交曾是调整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虽然在20世纪其作用有所减弱,但摩根索主张恢复外交的重要地位,通过它来促成和平和国际共识,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更为完善的世界政治制度。
由于卡尔和摩根索的上述思想和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规范理论”,而且采用的是传统的研究方法,因此被冠以传统现实主义之名。新现实主义的名号则源于采用了科学研究方法并提出了“科学理论”。

新现实主义理论产生的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发端的传统主义与行为主义的第二次大论战。在这场论战中,双方的争论未见高下,但行为主义所倡导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却对后世的国际关系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这一时期内国际领域出现的许多新现象需要解释,因此新现实主义学派便应运而生。

摘录自:国际关系分析(第二版)